游客发表
方正中期期货 王骏 冯世佃 史家亮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大盘2022年一季度全国期货期权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5.32亿手,中期住期窄累计成交额为128.6万亿元,期货同比分别下降17.07%和9.02%。月交易萎同时,升稳市交缩收3月份全国期货期权交易市场成交量为6.63亿手、货季成交额为56.92万亿元,度期同比分别下降17.13%和5.26%,大盘环比分别增长55.40%和62.44%。中期住期窄
2022年一季度,期货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月交易萎全球及国内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升稳市交缩收美联储加息及缩表计划将加快与加大力度,货季全球性高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度期诸因素严重冲击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大盘海外期货市场出现非常规极端波动、国内期货市场亦随之大幅波动,期货市场投资、套利和投机风险大增,对期货市场交易形成冲击。不过国内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提升,加大了运用期货期权工具管理价格风险的力度。
图1:2016-2022年我国期货期权市场月度成交规模数据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图2:2016-2022年我国商品期货期权市场月度成交规模数据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从商品期货期权市场看,2022年一季度成交量累计达15亿手、成交额累计达99.8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4%和9.3%,占全市场比重分别为97.8%和77.7%。从金融期货市场看,2022年一季度成交量累计达0.32亿手、成交额累计达28.7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8%和下降8.10%,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12%和22.34%。
此轮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变化特征显示,2021年第三、四季度期货期权市场交易规模增长开始放缓态势、并在2022年一季度出现交易规模下滑。“黑天鹅”事件及地区冲突升级,促使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积极进入国内期货期权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和加强原油、贵金属等品种的资产配置。
图3:2016-2022年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季度成交规模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方正中期研究院发现,2022年一季度全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17%、全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4.5%,相比2021年四季度的2%和4.43%的增幅回落较大,相比2021年一季度70%和75%的增幅则是回落非常大。2022年一季度全市场成交量环比下滑20%、全市场成交额环比下滑10%,相比2021年四季度的增长2.8%和下降5.3%又进一步回落,相比2021年一季度的下降2%和1.9%也同样回落不小。
图4:2016-2022年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季度成交规模环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从2021年的第四季度起,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就开始出现同比增长放缓甚至同比下滑的情况,反映出宏观审慎调控政策和全球经济复杂乏力共同预期下,期货期权市场活跃度有所回落。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受到地缘冲突升级、大宗商品供给错配品种增多、海外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史上极端波动和国内部分能源及矿石原料“保供稳价”政策综合作用,季度成交规模同比降幅明显放缓。
图5:2022年一季度四家期货交易所交易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上海期货交易所(含INE)一季度累计成交量为4.2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45.41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56%和17.6%,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7.77%和35.3%。
郑州商品交易所一季度成交量为4.9亿手,成交额为21.3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62%和11.10%,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1.99%和16.64%。
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季度成交量为5.84亿手,成交额为33.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增长5.83%和6.97%,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8.12%和25.72%。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一季度成交量为0.32亿手,成交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8%和下降8.10%,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12%和22.34%。
图6:2022年一季度期货期权市场成交量占比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方正中期研究院认为,2022年一季度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延续2021年三、四季度成交规模增长放缓态势进而进入萎缩阶段,具体有六大原因:
第一、2022年一季度,全球出现新冠疫情继续扩散、地缘冲突升级战争导致重要大宗商品出现供给冲击、美联储开始加息与欧央行退出QE等因素导致一季度全球及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非常巨大,“LME镍事件”席卷全球商品市场影响了国内相关品种期货正常交易;
第二、2022年1-2月是春节假期,横跨两个月,市场交易资金先减仓离场、轻仓过节或获利了结,春节后又返回市场进行交易,3月份市场交易趋于正常,相比其他季度交易量会出现下滑,海外市场干扰国内正常交易也导致国内市场成交规模萎缩;
第三、2022年一季度,从市场九大板块成交数据来看,成交量指标上跌幅最大四个板块是能源、贵金属、软商品和有色金属,分别下降58%、47%、43%、29%;成交额指标上跌幅最大四个板块是软商品、贵金属、有色金属和能源,分别下降42%、37%、18%、17%;第一季度以上四大板块众多品种成交萎缩,如煤焦三品种、镍、银、铜等均导致全市场成交规模大幅下降;
第四、一季度最具活跃度的期货品种中的、、钢材、、燃料油、菜籽粕、白银、豆棕油、、纯碱、沪深300、中证500、镍、铜、天胶、原油和黄金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占比居前20位,但大部分品种一季度出现成交规模下滑,也助推整个市场成交规模萎缩;
图7:2022年一季度期货期权市场成交额占比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图8:2022年3月末期货期权市场持仓量占比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第五、一季度成交下降居前的期货品种主要包括煤焦三品种、、、沪深300股指、白银、玻璃、、黄二号、豆粕、镍、天然、纸浆、热轧卷板、和菜粕期货,这些品种的季度成交量和成交额降幅居前20位是直接导致全市场交易规模延续下降的根源;
第六、一季度金融期货板块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微增3.4%和下降8.1%,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呈现跟随现货大盘走势低迷令交易规模大幅下滑态势,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萎缩居前,分别下滑24%和36%;中证500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下降10%和6%,上证50股指期货降幅最低分别是增长7.5%和下滑12%。
当然,我们在看到全国期货期权市场一季度成交规模大幅萎缩同时,也发现有四个增长点:
第一、2022年以来,我国商品期权成交情况发展良好,市场份额进一步快速增长。2022年一季度总成交量累计达到7612万多张,同比增长约70%;累计成交额达到844亿,同比增加约56%;3月末总持仓量到353多万张,同比增加25%左右。豆粕期权成交量1497万手,占比20%且位列第一,、PTA期权成交量分列第二和第三位,为923万手和872万手。石期权成交额126亿,占比达到15%,位列第一;油、豆粕期权成交额分列二三位,成交额分别为124亿和113亿。
表9:2022年一季度商品期权成交情况及排序(单位:手,亿元)
资料来源:WIND、方正中期研究院
第二、2022年一季度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成交规模增幅大涨。2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增幅最大,分别增长97%和99%;5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大增66%和70%,10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增长31%和35%,反映了中金所国债期货受到国内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机构投资者的日益重视和积极参与。
第三、2022年一季度化工板块整体出现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同比增长的亮点,分别增长6%和32%。其中,LPG、纯碱、PVC、低硫燃料油、石油、LLDPE、PP和PTA期货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98%、162%、130%、101%、40%、21%、7%和6%。
第四、一季度油脂油料板块异军突起,出现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分别增长7%和33%。其中,花生、棕榈油、菜籽油和豆油期货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30%、93%、22%和19%。
图10:2022年一季度期货期权市场九大板块成交量占比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图11:2022年一季度期货期权市场九大板块成交额占比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从2022年3月全市场成交规模数据来看,当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6.63亿手,成交额为56.92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13%和5.26%,环比分别增长55.40%和62.44%。
方正中期研究院认为,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第一,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影响,大部分有色贵金属品种出现高位剧烈震荡行情,令投资者谨慎参与而减少交易量;第二,LME市场出现镍等金属品种的重大风险事件,并出现部分时间或部分市场暂停交易事件,LME并对交易规则进行重大修改,综合引起国内相关品种波动加大;第三,受美联储和欧洲英国央行重大调整货币政策,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展开震荡行情,引发市场交投热情有所降温;第四,2021年3月全市场成交量是历史最高,即使2022年3月的恢复性增长,由于高基数效应导致成交量同比仍然下降;第五,受2022年1月底和2月初春节假期影响,2022年前两个月全市场交易规模不及2021年,3月整体市场交易恢复正常令3月全市场成交环比大幅回升。
同时,我们注意到3月全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排名前十五的品种有:生猪、花生、5年期国债期货、2年期国债期货、液化石油气、低硫燃料油、铁矿石、聚氯乙烯、10年期国债期货、石油沥青、棕榈油、不锈钢、豆粕、国际铜(BC)、纯碱和原油期货;3月份全市场成交量环比增长排名前十五的品种有:燃料油、不锈钢、石油沥青、沪深300股指、中证500股指、热轧卷板、原油、天然橡胶、低硫燃料油、玻璃、上证50股指、黄金、短纤、白银和PTA期货。
2022年3月国内期货市场波动明显加大,相应的期权品种的活跃度出现了明显上升。其中,3月成交量同比增幅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液化石油气期权、期权、玉米期权、铁矿石期权、铝期权、聚乙烯期权、甲醇期权、锌期权、沪深300股指期权和期权,增幅分别为127.60%、118.67%、115.50%、111.57%、70.31%、62.45%、47.52%、46.45%、35.73%和35.08%;3月份期权品种中成交量环比增幅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沪深300股指期权、棉花期权、玉米期权、白糖期权、天胶期权、液化石油气期权、甲醇期权、菜籽粕期权、原油期权和铁矿石期权,增幅分别为101.19%、99.63%、77.01%、76.49%、72.75%、66.16%、57.78%、41.91%、39.52%和37.27%。
进入二季度,我们认为整体期货市场成交规模变化将继续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复苏情况、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海外主要期货市场波动及海外主要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修订和欧美退出QE后加息次数及幅度的持续扰动。另外,我国实体经济在2022年面临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干扰,大量企业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并积极参与期货期权套期保值交易,同时大型金融机构在面对全球系统性经济与金融风险下也加大利用金融期货期权的风险对冲操作,所以国内期货期权市场具备健全的交易机制和有效法律法规将吸引风险管理资金积极参与。
2022年4月和2022年第二季度,我们预计全国期货市场成交规模将进一步回升。3月市场成交规模环比已经出现大幅增长,2022年第二季度全市场成交规模可能走出萎缩或降幅进一步收窄,季度环比可能向好。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