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
原标题:2021年,年检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
在中央办公厅、察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关起意见》之际,4月21日,诉电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信网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说,络诈近年来,骗犯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呈多发态势,罪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年检严重污蚀网络环境。察机
据统计,关起2021年,诉电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信网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络诈
上述负责人表示,骗犯对于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特点,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即领域广、手段新、危害深。
领域广,就是指诈骗行为涉及日常生活诸多领域,投资理财、相亲交友、网络购物类诈骗占到近一半,尤其是投资理财类诈骗位居首位。
手段新,首先是新在诈骗“话术”上,犯罪分子往往蹭前沿业态的热点,以新技术、新概念包装诈骗项目并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以投资虚拟货币实施的诈骗。其次是新在诈骗“技术”上,不少网络技术、网络设备被非法用于违法犯罪,不仅提高了犯罪效率、降低了犯罪成本,也为犯罪分子逃避监管或规避调查提供了支持帮助。再次,新在诈骗“空间”上,犯罪分子在传统跨地域(疆域)基础上,出现了跨平台的趋势。行为人将整个诈骗行为分割成多个子行为(如收集信息、引流、虚假投资、洗钱等),在多个平台上实施。从单个平台看,每个行为都是符合规则的,但是串联起来就是一个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犯罪行为。
危害深,体现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程度叠加升级,影响扩大蔓延。此类案件尤其是跨境案件,往往被骗群众多、涉案金额大,不少是的养老钱、看病钱、求学钱。网络黑灰产滋生蔓延,导致犯罪门槛降低,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普通民众参与其中。尤其在“断卡”行动中发现,不少年轻人贪图出售“两卡”(即电话卡、银行卡)、帮助转移资金后带来的物质回报,甚至将此作为“职业”坐等收益,不仅深陷犯罪泥潭,而且导致思想滑坡、观念扭曲,催生不良网络文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 ·吴昊:美联储“看跌期权”已经不在 避免引爆信用危机是紧缩政策的底线
- ·北京遭遇PM2.5污染过程 区域传输贡献占八成
-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引关注,互助共济才能真正兜底
- ·期货多头本想抄底却被迫苹果现货交割,业内:多头逼仓情况下空头不平,直接实物交割
- ·雷丁汽车获得32亿元A轮融资,山东省内国资跟投
- ·明确“八不准” 金控关联交易再画红线
- ·芬兰总统预计芬兰和瑞典7月前正式加入北约
- ·从狂飙到猛踩刹车,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
-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墨西哥:不能为特斯拉电池厂提供与美国媲美的补贴
- ·研究称英国63万家微型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 ·丰台站交通枢纽力争今年底主体结构封顶
-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委员: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 ·土耳其卫生部长:强震已致20213人死亡
- ·证券时报:机票价格变动让市场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