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投产 下游市场应用或将进入爆发期
10月13日消息,首套束碳从新闻办获悉,大丝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10月10日在中国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纤维线投并生产出合格产品,国产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产下场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游市用或这标志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将进工业试生产、入爆产业化,发期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首套束碳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大丝被动局面,真正实现自主可控。纤维线投
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国产PAN (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产下场分两个阶段实施,游市用或计划于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共达到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该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可实现规模化、高品质生产。
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应用场景广泛,如:风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
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
此外,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还可以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中国石化碳纤维专家、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为了让大丝束碳纤维真正拥有“中国技术”,上海石化不仅成功掌握了控制温度场的关键核心技术,而且配置了节能型设计可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这在国内外装备领域也是绝无仅有。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51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46项,专利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中国石化既是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企业。据悉,在“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在多种工艺流程实现通用级、大丝束、小丝束、高性能等产品方面全面突破,进行总体布局,满足国家各个领域的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的碳纤维发展主要是在小丝束碳纤维方面实现了突破,但是小丝束碳纤维成本高,影响了下游企业应用碳纤维的积极性。碳纤维国产化使得碳纤维在新能源等下游市场应用逐渐爆发, 随着碳纤维应用率的不断提升,相关行业将迎来长跨度的高景气阶段。(刘丽丽)
- ·N型光伏商业化元年轰轰烈烈 TOPCon电池率先突围
- ·日本干预、“美联储通讯社”放风、美联储首次放鸽!上周五同一天发生,只是一个巧合?
- ·韩国金融集团准备向马斯克提供资金 帮他收购推特
-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39家产业链公司近八成实现净利润增长
- ·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 ·华侨城A:前三季度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96.3%
- ·AFS:今年全球因缺芯已减产约362万辆车,芯片供应前景有所好转
- ·济南:建设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 ·俄气暂停向法国主要能源供应商供气
- ·外资在华投资规模领域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潜力持续释放
- ·触摸式多功能方向盘引不满,大众将换回实体按键
- ·教育部:加强职校创新团队建设 职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
- ·净利、投资收益下滑逾15%!五大上市险企晒半年业绩,个人寿险销售人力缩水50万
- ·再现龙头企业接力!美的集团累计回购4856万股,深市企业回购增持热情高涨
- ·综试区扩围将近 跨境电商潜力加速释放
- ·同比增长36.57%!1-9月合肥公共资源交易成交金额超3498亿元
- ·欧洲能源危机蔓延 谁在捞金?
- ·平安银行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25.8%,净息差下降4个基点
- ·朗诗绿色管理:拟1.02亿元出售上海黄兴大楼,巩固现金流
- ·乐歌股份回应产品中有摄像头:功能已经关闭,不存在窃取用户隐私的问题
- ·创业板30家央企上市公司名单来了,监管层两天三度表态聚焦国企估值体系,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附股)
- ·国产氯巴占上市,开启罕见病救助新阶段
- ·燕之屋上市前夜撤回申请,“燕窝第一股”梦碎:年销15亿,却深陷信任危机
- ·周一美国WTI原油收跌0.6% 天然气大涨4.8%
- ·越秀地产:越秀“鲲鹏”突击队:守护广州,我们同在
- ·三部门: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 生产(进口)环节税率36%、批发环节税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