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IEA下调石油需求前景 全球油市将何去何从?
在持续的欧佩通胀压力和加息冲击下,油价上涨可能成为本已处于衰退边缘的下调需求全球经济的转折点。
当前,石油原油需求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前景全球去何
当地时间10月12日,油市欧佩克在月度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将何为今年4月以来第四次下调。欧佩具体来看,下调需求欧佩克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64万桶/日,石油比之前的前景全球去何预测减少46万桶/日,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为9967万桶/日;欧佩克还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34万桶/日,油市较此前预期减少36万桶/日,将何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为10202万桶/日。欧佩
10月13日,下调需求国际能源署(IEA)在月报中也下调了原油需求增速预测。石油IEA将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小幅下调6万桶/日至190万桶/日,对2023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则大幅下调47万桶/日至170万桶/日。IEA现在预计2022年石油需求总量为9960万桶/日,2023年为1.013亿桶/日。
受需求担忧、美元走强以及主要央行持续大力加息的影响,10月12日国际油价跌约2%,连续第三天下跌,徘徊在90美元附近,10月初欧佩克+减产曾推动油价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尽管原油需求增速放缓,但在欧佩克+大力减产支撑油市后,不少观点认为四季度油价或有望重回100美元上方。
石油行业高级经济师朱润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2022年四季度油价重回100美元/桶的情况不能排除,但应该不是可持续的平衡价格。强势美元叠加高油价,意味着产油国从世界财富中攫取了远远高于其实际应该获取的份额,与石油作为现代工业血液的功能和地位不匹配,对世界经济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支持作用,反而是一种抑制和破坏的作用。长此下去,世界经济只能通过衰退来应对强势美元与高油价叠加的不利形势,结果是产油国和进口国双输。
欧佩克+减产或将加速需求下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警告称,通胀、战争导致的能源和粮食危机以及利率大幅上升的碰撞压力,正在将世界推向衰退的边缘。IMF预计累计占全球总产出三分之一的国家明年可能会陷入萎缩,包括德国和意大利在内的一些欧洲主要经济体明年将陷入“技术性衰退”,能源价格急升和短缺会对产出造成冲击。
具体来看,IMF预计明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放缓至2.7%,低于7月时预估的增长2.9%。此外,IMF维持2022年增长预测在3.2%不变。
需求前景的下降为欧佩克+上周减产提供了理由。当地时间10月5日,欧佩克第45次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会议(JMMC)、欧佩克+第33次部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决定自2022年11月起,欧佩克+将石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
鉴于此前大多数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远未达到目标,IEA称,实际减产幅度可能在每天100万桶左右,而不是欧佩克+宣布的200万桶/日。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的产能限制意味着,沙特和阿联酋将承担大部分减产。
但需要警惕的是,欧佩克+的减产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需求破坏。IEA警告称,减产的影响将加剧高油价和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交织的局面,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对石油的长期需求。因此IEA把减产描述成一种让石油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输的局面,石油买家在短期内要承受更高的价格,石油生产者则面临由此导致的需求疲软。
在IEA看来,全球经济持续恶化,加上欧佩克+减产计划引发的油价上涨,正在减缓全球石油需求,在持续的通胀压力和加息冲击下,油价上涨可能成为本已处于衰退边缘的全球经济的转折点。
巨大不确定性笼罩油市
一方面,需求前景蒙阴正打压油价,但另一方面,供应端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动荡的油市将何去何从?
当地时间10月12日,波兰石油管道运营商PERN公司发布声明称,10月11日晚检测到其“友谊”石油管道西段的两条输油管线中,有一条出现泄漏。而这条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之一,也是向德国输送石油的重要管道。该管道的起点是俄罗斯,北段主要向波兰和德国输送俄罗斯原油,南段主要向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供应原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迹象显示泄漏是人为破坏造成的,但供应端的脆弱性仍给能源市场敲响了警钟。
IEA警告称,欧佩克+大幅减产之后,在市场极度脆弱的当下,几乎没有额外的供应来源可供弥补缺口,这将使全球油市进一步吃紧。G7和欧盟对俄罗斯的新制裁也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全球供应。
欧盟将从今年12月5日起暂停从俄罗斯购买大部分原油,从明年2月5日起,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产品的禁令生效。IEA此前警告称,随着欧盟进口禁令生效,俄罗斯石油产量下降的速度将会加快,到2023年初俄罗斯将有接近200万桶/日的产量关闭,下降约20%。
朱润民对记者分析称,国际局势对油市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供给端的影响,导致非正常的供给减少甚至中断,会驱动价格上涨,这种情况比较多,比如欧美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限制,对伊朗的制裁等等;另一个方面是对需求端的影响,导致需求减少,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会驱动供给端价格下跌,这种情况比较少。
此外,石油价格上限的潜在负面影响也需要警惕。
对此,瑞银大宗商品策略师Dominic Schnider分析称,在欧佩克+已经决定减产的当下,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主导的价格上限计划将可能再减少100万桶原油的日供应量,可能将导致石油价格再次飙升。俄罗斯对价格上限计划的反应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市场,让原油价格冲上每桶125美元。
在欧佩克+减产公布后,高盛上调了油价预期,将今年第四季度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上调10美元至110美元/桶。高盛认为,欧佩克决定11-12月减产“非常利好”油市。
与此类似的是,摩根大通也表示,能源公司对资本支出的持续投资不足、伊朗石油仍无法进入市场以及欧佩克的减产,都可能使油价在今年第四季度重新飙升至100美元/桶上方。
但鉴于全球经济前景不断恶化,即使接下来油价冲破100美元,可能也难以长期维持。经济衰退担忧下需求疲软,供应端风险也不少,多空力量正激烈博弈,未来哪方可能会占上风?
在朱润民看来,在美元强势阶段,需求端疲软有占上风的内在动力;在美元由强势周期转入弱势周期后,供应端的风险会显得更强。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20年高点附近的美元正持续施压油价。宏观首席分析师何宁对记者表示,当前美元指数的上行一方面是源于美联储进入快速加息周期,且经济增长前景较欧洲更优,为美元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全球局势引发美元的避险需求提升,叠加日本和英国货币政策相对鸽派等因素,共同推动了此轮美元的上行。本轮美元指数的上行是由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短期来看,美元指数的上行可能还未结束,甚至有可能会触及2001年120.9的高点。
对于未来而言,多空大战下油价或仍将剧烈波动,巨大不确定性笼罩油市。加拿大皇家银行(RBC)预测,在一切因素趋向积极层面的情况下,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在2023年年中达到115-120美元/桶。在宏观经济疲软但基本面偏有利的情况下,布伦特原油价格2023年年中有望达到90-95美元/桶。但如果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并导致需求急剧减少,明年油价可能跌破每桶60美元。
(作者:吴斌 编辑:包芳鸣)
- ·召开数字产业校企合作座谈会
-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国家标准发布
- ·发改委发文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盘活存量资产 加强信贷融资支持
- ·同方全球人寿股转项目暂停挂牌,相关方暂未对摘牌达成一致
- ·茅台时空:积压的库存、倒挂的价格,开瓶率低、动销不足是不少白酒经销商遇到的困境
- ·空缺近九个月后华夏银行行长人选落定,“70后”副行长关文杰升任
- ·乐视“三问”回应质疑:贾跃亭从未起诉乐视,《芈月传》将回归在乐视视频独播
- ·长三角G60科创之眼首秀进博会,年底完成部分建筑结构封顶
- ·世界制造强国之路怎么走?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 ·股指期货窄幅震荡 IH主力合约涨0.22%
- ·“不好意思,裁错了”,马斯克反悔了?
- ·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主题论坛在济南举行
- ·匈牙利央行再次宣布大幅加息
- ·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的网络家园——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扎哈罗娃发视频揭露美国“操控”他国投票:棍棒式自由表决体系
- ·华安基金:美失业率意外上升,黄金周内走强
- ·11月LPR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
- ·财富大缩水!“科技三剑客”每秒烧掉300欧元
- ·北京通州区今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
- ·北京12345:市民可通过线上“民意直通”栏目快速反映诉求,安全进返京
- ·Genesis警告投资者其有破产风险,比特币在15000美元关口摇摇欲坠
- ·财经TOP10|北汽蓝谷3年巨亏150亿,国美这艘大船可能要翻了,传宗庆后独女宗馥莉在美国秘密结婚生子
- ·联发科的烦恼:备胎的宿命与抗争
- ·康健国际医疗11月7日斥资约793.55万港元回购2299.8万股
- ·重磅!降准要来!国常会部署六项新任务,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政策工具,巩固经济回稳向上!
- ·浦银安盛基金:个人养老金配套文件发布 进一步拓宽公募养老FOF发展空间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8人失联
- ·马斯克终于“填坑”?名下公司要全面测试时速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
- ·众泰汽车连板后澄清:“电池技术比宁德时代强”传闻不实
- ·事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重点关注这“五个聚焦”
-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居民长期投资意识稳中有升 债券资产配置超两成
- ·股价年内暴跌73%,跌至近7年来最低水平!脸书母公司Meta宣布,将开始大规模裁员!
- ·每经热评|旺季屡现“用工荒”快递招工何以解忧?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专家:创新驱动+融入全球产业链
- ·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举行,聚焦绿色、智慧、低碳等
- ·专访艾伯维全球副总裁欧思朗: 推动更多创新药实现全球同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