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平台使用大数据应更谨慎
转自:经济日报
对平台企业来说,杀熟比起被动应对消费者爆料带来一次次舆情危机,大数倒不如主动聚焦如何改进自身服务以消除消费者疑虑,据平谨慎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和忠诚度。台使放下大数据“杀熟”的用大应更刀,也许反而能换来更可持续的数据复购。
你有没有遇到过大数据“杀熟”?杀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曾被大数据“杀熟”,大数超七成受访者认为存在此类现象,据平谨慎尤其是台使网购、在线旅游消费、用大应更点外卖、数据打车和购票等场景。杀熟
消费者感知与消协报告基本吻合。大数不过,据平谨慎仅凭消费者“觉得”,就想证明大数据“杀熟”非常困难。如果有消费者爆料,平台方可以坚持这只是交易双方对千人千面的定价有不同理解,再加上促销红包、新用户优惠、库存变化等导致实时价格波动。
北京市消协这次也“扑了个空”:对淘宝、京东、拼多多、携程、去哪儿、美团外卖、饿了么等18个常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消费体验调查显示,在63个消费体验样本中,虽然有27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但主要体现为新老用户享受打折优惠额度不同,或者享受打折优惠种类不同。报告对此表示,没有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这类问题同样困难。此前,某在线旅游平台钻石贵宾因为订房价格比普通用户高两倍,起诉该平台,被媒体称为大数据“杀熟”第一案。但最终,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平台疏于对供应商的管理,构成消费欺诈,并未认定大数据“杀熟”。
证明大数据“杀熟”之所以这么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的不对等。在这方面,平台企业投入的资金、人力远超过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相应的,企业掌握的算法、算力技术含量也远超后者。因此,它就像一把无影刀,看似刀光剑影,却没人见过刀长什么样。
近两年,大数据“杀熟”已被列入重点盯防对象。今年6月,中央深改委会议曾提出,要加强平台企业沉淀数据监管,规制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7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将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按头部平台高达数千亿元的年营收来算,罚金可达数亿乃至数十亿元。重罚,也许能引导平台企业更谨慎使用大数据。
其实,平台企业也怕大数据“杀熟”,因为不管有没有被证实,类似的指责都会给企业信誉带来不小的杀伤力,还容易引来监管关注。在内外压力下,平台企业对部分引发此类揣测的做法进行了调整。今年的调查中,认为存在大数据“杀熟”和有过相关经历的受访者比例均比去年下降两成多,证明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结果来看,还需要在规则透明度、公平性方面再下功夫。另外,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平台还应当设置个性化推送的关闭键,或许能避免“瓜田李下”。
出于方便考虑,不少消费者并不反感平台为自己推送感兴趣的商品和信息,只是反感滥用算法。从全球来看,大数据及算法已成为平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数字经济全球竞争的重要部分,一刀切禁止算法是不可能的。对平台企业来说,比起被动应对消费者爆料带来的一次次舆情危机,或者可能落在身上的巨额罚单,倒不如主动聚焦如何改进自身服务以消除消费者疑虑,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和忠诚度。放下大数据“杀熟”的刀,也许反而能换来更可持续的复购。
- ·如何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 金融街年会聚焦金融健康和保险保障
- ·奥美全球首席执行官再次换帅,有资深创意背景的广告人接棒
- ·北京:民航总医院门诊楼二层曾有感染者到访
- ·复星回应北京国资委要求企业梳理合作情况:系日常信息搜集,没有任何针对性
- ·海外风险加剧 A股表现分化短期难以全面大涨
- ·陕西:到2025年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县(市)拟达24个
- ·中秋旅游热度成今年小长假之最,部分网红民宿十一房源已售空
- ·北部湾保险上半年亏1.06亿元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58%
- ·荣耀Magic Vs折叠屏体验:它轻了薄了还有更强的OS能力
- ·东方雨虹:专业敬业服务校园建设
- ·谷歌剥离秘密高速通讯项目Aalyria:保留少数股份
- ·iOS 16正式版“翻车”:大批用户升级后微信打不开!
- ·小维阿进球!总统之子替父“还愿”
- ·立讯精密:337调查事项已全部终结,未对生产经营造成实质影响
- ·北京顺义:这个时间段到访过民航总医院门诊楼二层人员请报备
- ·市场预期美国通胀见顶,欧美股指走扬,油价一度涨2%,美元三周最低